1
1
陶瓷 / Ceramic
42 x 24 x 80 cm
2020
獸類延伸的犄角,予人探索、接觸、誇飾、抵禦等多種視覺含義,將鹿纖細、幽靜的形體印象詮釋為自然與本質的象徵,使其柔和衍生出人形特徵,如植物增生,如臟器鼓動,訴說人與自然間緩慢而漸進的變動與混合。 製作材料使用白陶混合瓷土及紙漿,將整片薄土板慢慢以手凹折或捲出形體,作品表面經過多次打磨處理,覆蓋以冷色調的純白,表現作品肌理如覆膜般輕薄纖細的造形特質。
陶瓷 / Ceramic
複合媒材 / Mixed Media
40 x 28 x 76 cm
2019
獸類延伸的犄角,予人探索、接觸、誇飾、抵禦等多種視覺含義,將鹿纖細、幽靜的形體印象詮釋為自然與本質的象徵,使其柔和衍生出人形特徵,如植物增生,如臟器鼓動,訴說人與自然間緩慢而漸進的變動與混合。 製作材料使用白陶混合瓷土及紙漿,將整片薄土板慢慢以手凹折或捲出形體,作品表面經過多次打磨處理,覆蓋以冷色調的純白,表現作品肌理如覆膜般輕薄纖細的造形特質。
陶瓷 / Ceramic
複合媒材 / Mixed Media
70 x 35 x 75 cm
2019
身體是軀殼,是容器,是居所,也是牢籠,其框架與枷鎖無往不在。以誇張的比例形塑變形人體,錯置的手腳架設於獨輪之上,象徵存在的不安、荒謬與探索。這件作品中表達超越外在的框架與束縛,尋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陶瓷 / Ceramic
40 x 22 x 130 cm
2014
流動的造型特質反映自我與外在環境間時時變動的依存關係,身處開放的資訊化時代,人們有如生活在一個浮動且模糊的意識世界裡,外在的刺激、社會化的規範、世代的不安,如層層覆膜般包覆著自我的認知及思想,引領個體不斷去吸收、反思、質疑多樣的精神體驗。
陶瓷 / Ceramic
75 x 20 x 48 cm
2019
我創作的作品多以變異的人體及混合動物形體作為主題,我認為人是一種難以順應自然本能生存的動物,在有限的生命中,尋求卓越、或合群、或自我實現、內在安定等各式各樣的意義,在廣袤的世界裡時時叩問著自我的形貌及定位。不同個體詮釋出不同的生存樣貌,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彼此之間可能像是不同物種一樣無法相互理解。因此我希望創作出各種變形混合的擬似生物,他們用各自的邏輯獨自生長,不被既定意義的框架所限。
陶瓷 / Ceramic
57 x 50 x 10 cm
2019
靈感來自於墨跡測驗圖像,不規則且對稱的平面圖片使我聯想到泅泳在深海中的生物。我將隨機的圖形加上類骨骼結構,構築出在潛意識中浮動、漫游的想像物種。
陶瓷 / Ceramic
複合媒材 / Mixed Media
80 x 40 x 84 cm
2019
身體是軀殼,是容器,是居所,也是牢籠,其框架與枷鎖無往不在。以誇張的比例形塑變形人體,錯置的手腳架設於獨輪之上,象徵存在的不安、荒謬與探索。這件作品中表達超越外在的框架與束縛,尋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陶瓷 / Ceramic
複合媒材 / Mixed Media
45 x 20 x 43 cm
2020
獸類延伸的犄角,予人探索、接觸、誇飾、抵禦等多種視覺含義,將鹿纖細、幽靜的形體印象詮釋為自然與本質的象徵,使其柔和衍生出人形特徵,如植物增生,如臟器鼓動,訴說人與自然間緩慢而漸進的變動與混合。 製作材料使用白陶混合瓷土及紙漿,將整片薄土板慢慢以手凹折或捲出形體,作品表面經過多次打磨處理,覆蓋以冷色調的純白,表現作品肌理如覆膜般輕薄纖細的造形特質。
陶瓷 / Ceramic
50 x 30 x 65 cm
2013
探尋回溯潛藏在意識深處的形象,打破現實形體既有的規範,將可辨認的元素以融合共構的方式描繪出心靈活動的自由想像,象徵個體所擁有的多種面貌與可能性。
陶瓷 / Ceramic
複合媒材 / Mixed Media
60 x 20 x 42 cm
2020
獸類延伸的犄角,予人探索、接觸、誇飾、抵禦等多種視覺含義,將鹿纖細、幽靜的形體印象詮釋為自然與本質的象徵,使其柔和衍生出人形特徵,如植物增生,如臟器鼓動,訴說人與自然間緩慢而漸進的變動與混合。 製作材料使用白陶混合瓷土及紙漿,將整片薄土板慢慢以手凹折或捲出形體,作品表面經過多次打磨處理,覆蓋以冷色調的純白,表現作品肌理如覆膜般輕薄纖細的造形特質。
陶瓷 / Ceramic
80 x 40 x 60 cm
2015
流動的造型特質反映自我與外在環境間時時變動的依存關係,身處開放的資訊化時代,人們有如生活在一個浮動且模糊的意識世界裡,外在的刺激、社會化的規範、世代的不安,如層層覆膜般包覆著自我的認知及思想,引領個體不斷去吸收、反思、質疑多樣的精神體驗。
陶瓷 / Ceramic
玻璃 / Glass
35 x 18 x 15 cm
2019
一件作品的產生代表著雙向的創造性,一是向外顯現的藝術作品本身,二是創作者的自我發現:經由創造過程及成品,由此而啟發的內在展望。我的創作動機起源於內在的自我探索,在構思一件未成形的作品時,首先剖析深層意識,而後剝製可辨識的寫實外皮,此一想像過程使我聯想到生物標本的製作流程。真實的生物標本,在我眼中有一種美麗和殘酷並存的印象,與我對創作的感覺經驗有某些重疊之處,對內在的解剖,由內而外轉化出思想經驗的遺蛻。因而此次展覽以”標本”為題,將心靈活動的多種面向凝縮為靜態形體展出。
陶瓷 / Ceramic
複合媒材 / Mixed Media
25 x 24 x 102 cm
2017
赫曼.赫塞寫於《徬徨少年時》中的一段文字:「一隻鳥出生前,蛋就是牠的整個世界,牠得先毀壞了那個世界,才能成為一隻鳥。」藝術家用翅膀與手的融合造型包覆住隱蔽的內在空間,懸吊於內部的頭像,彷彿沉潛在孤獨的自我覺察中,藉由向內審視,孕育向外伸展的動力,正如破殼而出的自我追尋歷程。
陶瓷 / Ceramic
玻璃 / Glass
24 x 24 x 48 cm
2015
探尋回溯潛藏在意識深處的形象,打破現實形體既有的規範,將可辨認的元素以融合共構的方式描繪出心靈活動的自由想像,象徵個體所擁有的多種面貌與可能性。
陶瓷 / Ceramic
複合媒材 / Mixed Media
40 x 25 x 50 cm
2015
內在心象是混合了多種元素形成的流動集成體,包含了多重對立的矛盾特質。我將抽象的情感以理性的雕塑手法萃取成清晰可觸及的真實幻像,以擬真的細節處理異質之間的並立、制衡、共融等交互關係,形塑出關於人本身的想像形貌。
專注於圖像造形發掘與自我意識探索,作品主以人物、動物等複合形體轉換為原創形象,塑造出似人非人、似物非物的變異形體,讓人的樣貌失去具體明晰的規範,隨著當下的心靈反映不斷改變形態。我的創作風格以寫實的基礎展開想像,創造各樣的獨特個體,去紀錄、省思生活中的幽微思緒,詮釋人的內在形象在本質與變動間的平衡調和,並期望用錯置、奇異的造形方式描述另一種美感與自由的精神。
2016 駐村創作於芬蘭 Arctic Ceramic Center Artist in Residence, Arctic Ceramic Center,Posio,Finland
2013 駐村創作於荷蘭ekwc陶瓷工作中心 Young participant’s Residency Program ,ekwc(European Ceramic Work Centre), ’s-Hertogenbosch,The Netherlands
2011 “2011臺灣陶藝駐村計畫”駐村藝術家,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台北,台灣 Artist in Residence,Yingge Ceramics Museum,Taipei,Taiwan
駐村創作於日本滋賀縣立陶藝之森 Artist in Residence,The Shigaraki Ceramic Cultural Park,Shiga,Japan
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美術類創作補助 National Culture and Arts Foundation Grant
2007-2011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陶瓷組 MFA,Graduate Institute of Applied Arts,Tain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Tainan,Taiwan
2003-2007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 BFA,Department of Sculpture,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Arts,Taipei,Taiwan
2009 駐校創作於美國州立南卡羅萊納大學 Campus Resident Artist of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USA
2017 臺灣陶藝獎─陶藝新人獎 Taiwan Ceramics Award-The Ceramics Creative & Avant-garde Awards ,New Taipei City,Taiwan
2014 第十屆日本美濃國際陶藝競賽 陶藝部門 入選 Selected of The 10th International Ceramics Competition MINO, Japan
2013 第一屆台灣青年陶藝雙年展 台灣青年陶藝獎 Taiwan Young Pottery Artist Award,The 1st Taiwan Young Pottery Artist Biennale ,Taipei ,Taiwan
2012 台灣工藝競賽 創新設計組 佳作Honorable Mention Award in Innovative Design Category of the 2012 Taiwan Craft Competition
2011 第五屆苗栗陶藝獎 社會組第一名 First Prize,5th Miaoli Ceramic Awards Creative Competition Professionals,Miaoli,Taiwan
第七屆奧地利卡芬堡陶瓷雙年展 入選 Selected of “7th international Biannual of Ceramics presented by the City of Kapfenberg “
第七屆台北陶藝獎 創作獎 首獎 First Prize,The 7th Taipei Ceramics Awards,Taipei,Taiwan
2009 第六屆韓國清州國際工藝雙年展 入選 Selected of“Cheongju International Craft Biennale 2009, Korea”
2019「心像標本」陶藝新銳獎雙個展,鶯歌陶瓷博物館,新北市,台灣
2018「殼中細語」盧嬿宇創作展,小畫廊,高雄,台灣
2017「物像的共融」盧嬿宇個展,鶯歌陶瓷博物館,新北市,台灣
「棲息地」盧嬿宇個展,毓繡美術館,南投,台灣
2016「虛實浮遊」盧嬿宇、許芝琦雙個展,臻品藝術中心,台中,台灣
2015「丗 繪 × 溯 相」盧嬿宇、李思樺雙個展,富貴三義美術館,苗栗,台灣
2014「幻化/陌形」盧嬿宇個展,小畫廊,高雄,台灣
2013「移動風景」盧嬿宇陶瓷創作個展,金車藝術空間,台北,台灣
2012「塵土異境」盧嬿宇創作展,德鴻畫廊,台南,台灣
2011「在引力邊緣」盧嬿宇個展,滋賀縣立陶藝之森,滋賀,日本
「偽物星球」盧嬿宇個展,台南市76藝文空間,台南,台灣
2009「Levitating Tissues」盧嬿宇個展,美國州立南卡羅萊納大學McMaster student 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