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zing ones
凝視
2023 10.07 — 11.19
動物創作聯展
2023 Animal Art Exhibition
參展藝術家:呂芝容 呂文 李思樺 林聖啟 胡慧琴 高橋真紀子 郭巧玲 陳凱智
富貴三義美術館
FUGUEI Art Museum Sanyi Branch


1
1
1
1
富貴三義美術館將於10/07盛大展出「凝視 Gazing Ones」動物創作聯展,展出內容聚焦於藝術創作者自身精神體現之作品發表,透過不同媒材的特性,以動物為情感媒介,凝視觀者自身與創作者之間的映射;作品呈現創作者個人深度凝視自我的隱性、顯性思緒和情感等層面,多面向的堆疊與紀錄每個創作生命的歷程與階段,展出的作品是一連串自我探索擴展和對話的延伸,同時藉由作品展出擴延到觀者,重新由觀者詮釋觀看作品的視角,映射出與觀者自身的相互凝視關係,而連結出創作者與觀者的共鳴感。
脫活乾漆 / Hollow Dry Lacquer
岩彩 / Mineral
樟木 / Camphor Wood
78 x 42 x 87 cm
2022
《樂》、《韜光養晦》、《對我好一點》等幾件作品的材質技法使用的是「脫活乾漆」,此技法是將是漆樹的汁液–生漆,經過煉製後得以使用於創作之材料,將砥粉、麻布與生漆混合可以創造出千變幻化的肌理與質感表現,不僅在於量體的塑型,更可以處理表面的顏色質感。日本千年佛像多以此技法製作。我嘗試融合木雕與生漆技法,找出塑造(加法)、雕刻(減法)的融洽表現。
紅銅 / Copper
不鏽鋼 / Stainless Steel
複合媒材 / Mixed Media
120 x 110 x 165 cm
2022
祂身披鮮豔花朵與花瓣外衣,踏過無盡的黑夜,躍過水裡的星空,越過此生彼世。祂靜靜地凝視眼前一切,彷彿看見了遙遠的未來,眼神流露出救贖與希望。
鹿給我一種優雅且夢幻的魅力與氣質,融和綻放的花朵、植物與雄鹿,同時藉由動物身上長出植物形成鮮明對比,使這件作品蘊含著無限想像。
油畫 / Oil
91 x 60.5 cm / 30M
2020
【萌登一族】系列,作品「為你加油」以長毛貓作為角色設定,以貓毛流走向創造出新天地,猶如草原微風飄動、蓬鬆絨毛大衣,誇張化手法來強調其造型特色,小木偶的陪伴猶如貓主人的關愛給予了牠有個溫暖的家,互相加油打氣、傾訴心事,謝謝牠們的出現溫暖著我們的心。
樟木 / Camphor wood
32.5 x 29 x 33 cm
2023
以寫實的手法在作品表面雕刻出如同葉子的質感,作品整體型態彷彿如同一隻彎著腰的動物,透過葉子的擬真,包覆在其作品表面,就像是植物生長過程中,會慢慢地枯萎、凋謝,到重生,透過植物的比擬來,象徵著重獲新生的意義。
油畫 / Oil
53 x 45.5 cm / 10F
2023
【長角的藍貓】系列,作品「遇見桃花源」每個人內心都嚮往著自己建造出烏托邦樂土美地的世界,我藉由長角藍貓為我內心這世界的造物者,猶如中國神話盤古開天闢地、女媧黃土造人而長角藍貓化為「貓神」祂的所到之處都有生命的生長,利用他頭角上的魔法創造出彩虹山形、生命之樹與小生物幻化出我心中最理想的新氣息。
玻璃 / Glass
14 x 10 x 12 cm
2023
在睡夢之間和白日夢中相遇的那些生物們。儘管它們在現實世界中不存在,對我來說,卻莫名的充滿了愛、幽默與親切感。我使用玻璃的粉末鑄造技法(法語:Pâte de verre)來再現這些生物。
脫活乾漆 / Hollow Dry Lacquer
岩彩 / Mineral
30 x 40 x 25 cm
2023
《樂》、《韜光養晦》、《對我好一點》等幾件作品的材質技法使用的是「脫活乾漆」,此技法是將是漆樹的汁液–生漆,經過煉製後得以使用於創作之材料,將砥粉、麻布與生漆混合可以創造出千變幻化的肌理與質感表現,不僅在於量體的塑型,更可以處理表面的顏色質感。日本千年佛像多以此技法製作。我嘗試融合木雕與生漆技法,找出塑造(加法)、雕刻(減法)的融洽表現。
陶瓷 / Ceramic
31 x 14 x 19 cm
2022
北斗意為古代熨斗的別稱,也有指明方向的涵義。以色彩描繪當下的心境意志,映射心中過去的美好時光。紋飾的美好寓意是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保留著希望與期盼。層層堆疊的彩繪是欲以填滿空洞內心的表現,繁複之下是欲的本質。以神話動物為概念,創造出真實與融合拼接器物的生物。神獸的生存本能結合紋飾所賦予的精神需求,是匱缺的載體。
油畫顏料 / Oil
樟木 / Camphor Wood
23 x 20 x 20 cm
2022
《在勇敢之前》系列作品便是將狗兒在生活中遇到驚嚇時垂耳夾尾的肢體表情亦或是賴皮翻滾、扭曲不願配合的動態刻畫表現,象徵生命面對「危險」、「恐懼」、「不安」時可能產生的真實反應。
樟木 / Camphor wood
雞翅木 / Wenge
27 x 21.5 x 37 cm
2022
作品表面以擬真的方式雕刻出枯葉的質感,作品以諧音「ONE,兔,Tree」作為標題,是大眾在拍照時常會呼喊的口,作品整體隱約看得出是一個兔子的頭像,而作品的造型彷彿就像是對著觀者比出「YA」的手勢。
樟木 / Camphor Wood
脫活乾漆 / Hollow Dry Lacquer
岩彩 / Mineral
色漆 / Color Paint
105 x 65 x 25 cm
2023
《在勇敢之前》系列作品便是將狗兒在生活中遇到驚嚇時垂耳夾尾的肢體表情亦或是賴皮翻滾、扭曲不願配合的動態刻畫表現,象徵生命面對「危險」、「恐懼」、「不安」時可能產生的真實反應。
脫活乾漆 / Hollow Dry Lacquer
色漆 / Color Paint
14 x 16 x 10 cm
2022
《樂》、《韜光養晦》、《對我好一點》等幾件作品的材質技法使用的是「脫活乾漆」,此技法是將是漆樹的汁液–生漆,經過煉製後得以使用於創作之材料,將砥粉、麻布與生漆混合可以創造出千變幻化的肌理與質感表現,不僅在於量體的塑型,更可以處理表面的顏色質感。日本千年佛像多以此技法製作。我嘗試融合木雕與生漆技法,找出塑造(加法)、雕刻(減法)的融洽表現。
油畫顏料 / Oil
樟木 / Camphor Wood
26 x 15 x 15 cm
2022
《在勇敢之前》系列作品便是將狗兒在生活中遇到驚嚇時垂耳夾尾的肢體表情亦或是賴皮翻滾、扭曲不願配合的動態刻畫表現,象徵生命面對「危險」、「恐懼」、「不安」時可能產生的真實反應。
油畫 / Oil
Ø 63 cm
2022
【喵語呢喃】系列,作品「雲朵甜心」幸福是甜味,我認為甜點是觸動人心的美味!在五彩繽紛的甜點世界裡我選擇了黑白色系的“賓士貓”作為主要的角色,想像著賓士貓帶著用甜點所建構出來的雲朵帽眼神裡充滿無辜與好奇心,融化著觀者的心。
玻璃 / Glass
樹脂黏土 / Polymer Clay
20 x 21 x 10 cm
2022
在睡夢之間和白日夢中相遇的那些生物們。儘管它們在現實世界中不存在,對我來說,卻莫名的充滿了愛、幽默與親切感。我使用玻璃的粉末鑄造技法(法語:Pâte de verre)來再現這些生物。
陶瓷 / Ceramic
39 x 43 x 22 cm
2023
以動物的符號來表現生命的歷史,將生命情感際遇轉化為島嶼物件,利用許多符號間的關係來製造物件的空氣,產生微弱細膩的交流氣氛,這些物件就如細胞分裂般的在我心中成長蔓延,分裂出去的思緒像島嶼般,將這些元素置入一個生命之中,讓它們產生發酵對話而有連繫,生命與物件間的情緒波動是我試圖去營造和醞釀的對象,而這種氛圍就像遊走在生命仙境花園之中,在保護膜之下的那座花園,是對這時空的不確定感以及情緒的寄託,生命與島嶼共同在這個場域裡產生綿延的故事。
油畫顏料 / Oil
樟木 / Camphor Wood
20 x 22 x 15 cm
2022
《在勇敢之前》系列作品便是將狗兒在生活中遇到驚嚇時垂耳夾尾的肢體表情亦或是賴皮翻滾、扭曲不願配合的動態刻畫表現,象徵生命面對「危險」、「恐懼」、「不安」時可能產生的真實反應。
脫活乾漆 / Hollow Dry Lacquer
色漆 / Color Paint
10 x 10 x 18 cm
2022
《樂》、《韜光養晦》、《對我好一點》等幾件作品的材質技法使用的是「脫活乾漆」,此技法是將是漆樹的汁液–生漆,經過煉製後得以使用於創作之材料,將砥粉、麻布與生漆混合可以創造出千變幻化的肌理與質感表現,不僅在於量體的塑型,更可以處理表面的顏色質感。日本千年佛像多以此技法製作。我嘗試融合木雕與生漆技法,找出塑造(加法)、雕刻(減法)的融洽表現。
油畫顏料 / Oil
樟木 / Camphor Wood
16 x 27 x 11 cm
2022
《在勇敢之前》系列作品便是將狗兒在生活中遇到驚嚇時垂耳夾尾的肢體表情亦或是賴皮翻滾、扭曲不願配合的動態刻畫表現,象徵生命面對「危險」、「恐懼」、「不安」時可能產生的真實反應。
陶瓷 / Ceramic
38 x 37 x 21 cm
2023
任何生物乃至於人類本身,自以為停止了時間,而當生命在大地之中消失時,時間在生物表面上展示出流動的脈絡。時間換置成各式美麗多彩的表面樣態,物與物之間的狀態,顯現出生命與記憶綿延茂盛的成長,姿態婀娜的攀附在虛無之中。
脫活乾漆 / Hollow Dry Lacquer
岩彩 / Mineral
62 x 52 x 17 cm
2020
《樂》、《韜光養晦》、《對我好一點》等幾件作品的材質技法使用的是「脫活乾漆」,此技法是將是漆樹的汁液–生漆,經過煉製後得以使用於創作之材料,將砥粉、麻布與生漆混合可以創造出千變幻化的肌理與質感表現,不僅在於量體的塑型,更可以處理表面的顏色質感。日本千年佛像多以此技法製作。我嘗試融合木雕與生漆技法,找出塑造(加法)、雕刻(減法)的融洽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