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ERGING
潛象
2025 6.21 — 8.03
在構築中甦生,在痕跡中顯現
三人聯展
Unfolding Spirits through Structure and Trace Group Artwork Exhibition
參展藝術家:林安常 林瑩真 賴楚穎
鶯歌富貴美術館
FUGUEI Art Museum Yingge Branch


1
1
1
1
三位創作者分別以木雕、陶藝雕塑與岩彩創作,從不同的媒材與觀點切入,共同構築一個充滿潛能的精神場域「潛象」不只是主題,而是一種觀看的方式、一種存在的狀態,透過動植物的形象,我們得以穿透表象,看見那些潛藏於內的精神風景與時間肌理,每一件作品都是一座靜靜流動的時空節點,在觀看與感受中,牽引觀者走進生命與世界更深層的本質與底蘊。
松木 / Pine
胡桃木 / Walnut
南洋杉 / Araucaria
金箔 / Gold Foil
胡粉 / Gofun
壓克力彩 / Acrylic paint
113 x 42 x 25 cm
2025
將鯨魚想像成承載著城市的島嶼,悠閒地漂流在汪洋之中。透過掏空及拼接呈現城市中的道路及各式空間,並以鑲嵌的方式將象徵建築的方塊與代表土地的抹香鯨結合,以此展現小島的風貌。
陶瓷 / Ceramic
玻璃 / Glass
黃銅 / Brass
箔 / Foil
礦物色粉 / Pigment
44 x 20 x 15 cm
2025
〈那一刻花開〉以兔耳袋貍為創作形象,身體由陶塑而成,姿態低伏,表面覆有化妝土及礦物色粉,層次保留土質的微澀與曖昧的肌理感,牠的雙眼鑲嵌玻璃,在整體沉靜的構成中提供了一種清澈而不語的凝視,像是觀看也像是靜默的回應。前肢輕扶花朵,花以陶土構築,形體略向內合,並未完全綻放,是一朵不為展示而開的花,黃銅鑄成的蛾,輕落於花上,不佔據、不驚動,像是夜裡的微光者,只是參與其中,不重、不亮,黃銅蛾是另一種脆弱美的象徵,在花上的停棲,形成生命、死亡與時間的微妙交會,完整了這場靠近,而兔耳袋貍牠沒有護住什麼,也沒守住什麼,只是允許這個美好發生。
高知麻紙 / Kochi-Mashi
金泥 / Gold Paint
銀箔 / Silver Foil
金箔 / Gold Foil
礦物顏料 / Mineral Pigment
36.6 x 23 cm
2025
即使身處幽暗,也能以溫柔的姿態前行。如獅鬃水母,在廣闊世界中緩緩穿行,沿著心中的光走,終將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
作品中的銀箔象徵時間的流動與生命的痕跡。銀箔經過燒箔處理,使表面產生細微的色澤變化與質感層次,留下時間初始的印記。隨著環境變化,銀箔將自然氧化、逐漸黯淡,使作品在凝結美好瞬間的同時,也真實呈現時間流逝的痕跡。透過這樣的設計,作品不僅定格當下,也隨時間緩慢變化,成為生活經歷的一部分。
陶瓷 / Ceramic
玻璃 / Glass
黃銅 / Brass
箔 / Foil
礦物色粉 / Pigment
52 x 15 x 30 cm
2025
〈藏花者〉是一段靜靜發生的生命歷程,從曾經留下的痕跡中長出一種新的形狀。以食蟻獸為形象,背上所生出的鏽化花朵是時光與經歷的沉澱,慢慢靜長,無聲展開。那些植物曾經柔軟,如今帶著時間痕跡的色澤,依然在身體中延續,牠掌心所捧的黃銅花,是另一種轉化-凝鍊後的溫柔。一種得來不易的內在力量。不張揚,不急著綻放,只是被輕輕地守著,好好珍惜。
高知麻紙 / Kochi-Mashi
金泥 / Gold Paint
白金泥 / Platinum Paint
金箔 / Gold Foil
礦物顏料 / Mineral Pigment
24 x 35 cm
2025
影子、星球、光皆真實的存在但在生活中卻虛幻的不可及,而眼前所能觸碰到的,植物、生物…等萬物是否為我們所見的樣貌,真實亦或虛幻,不得而知。在作畫的過程中我成了一位另類的拾荒者,將瑣碎的物件集結成一個個故事,完整了零星的片段。畫面中的植物及場域有些為真實的場景,有些則為自己打造的一片光景;有時我會想像自己成為一個光點在空間裡穿梭,有時又化為各種型態沉溺其中。我不斷的在浩瀚的宇宙中尋找著,可能是一件事、一片風景或一段時間。
樟木 / Comphor Wood
胡桃木 / Walnut
南洋杉 / Araucaria
胡粉 / Gofun
壓克力彩 / Acrylic paint
17 x 18 x 54 cm
2024
高知麻紙 / Kochi-Mashi
白金泥 / Platinum Paint
金泥 / Gold Paint
金箔 / Gold Foil
礦物顏料 / Mineral Pigment
13 x 26.5 cm
2025
影子、星球、光皆真實的存在但在生活中卻虛幻的不可及,而眼前所能觸碰到的,植物、生物…等萬物是否為我們所見的樣貌,真實亦或虛幻,不得而知。在作畫的過程中我成了一位另類的拾荒者,將瑣碎的物件集結成一個個故事,完整了零星的片段。畫面中的植物及場域有些為真實的場景,有些則為自己打造的一片光景;有時我會想像自己成為一個光點在空間裡穿梭,有時又化為各種型態沉溺其中。我不斷的在浩瀚的宇宙中尋找著,可能是一件事、一片風景或一段時間。
樟木 / Comphor Wood
銅箔 / Copper Foil
胡粉 / Gofun
壓克力彩 / Acrylic paint
41 x 24 x 38 cm
2025
陶瓷 / Ceramic
銀 / Silver
玻璃 / Glass
箔 / Foil
礦物色粉 / Pigment
48 x 18 x 13 cm
2025
〈星芽〉以黃喉貂為形,牠有矯健與靈巧的野性,也具有寂靜與警覺,牠呈現站立回望的姿態,胸前的植物是由陶與銀構成的玉山薄雪草,有著生命的堅韌,這些植物並非附加物,而是從胸腔裂縫中生長而出,象徵一種生命經過內部破口後仍選擇生成的能量。
不是經由馴化才出現的和緩,而是觀察在警覺、孤行、身體記憶的本能中,孕育出某種不為防禦而生的輕柔與承載能力。當一個生命不再掩飾本能時,溫柔依然並存,在那樣的時刻裡,微光會從胸口升起,如同在高地發芽的花。
烏心石 / Formosan Michelia
南洋杉 / Araucaria
胡桃木 / Walnut
銅箔 / Copper Foil
胡粉 / Gofun
壓克力彩 / Acrylic paint
55 x 13 x 24 cm
2025
陶瓷 / Ceramic
玻璃 / Glass
黃銅 / Brass
雲母 / Mica
箔 / Foil
礦物色粉 / Pigment
52 x 18 x 34 cm
2022
〈棲光者〉呈現一隻仰頭的袋獾,額頂長出陶塑的花朵,花不盛開而向上聚拱,像是某種開啟的記憶,一隻微型的黃銅守宮靜棲其上,如同坐上寶座般。作品以異材質構成,袋獾以黑陶燒製,以雲母及色粉的沉積質地與呈現出的礦物色澤呼應黃銅守宮映現的細微光澤。袋獾作為承載者,氣場厚重,姿態穩健,宛如地景般;守宮靜靜停留於花上,成為凝視點,彼此之間無從屬關係,構成一種「重量與微光」、「沉默與停留」的共存狀態。
高知麻紙 / Kochi-Mashi
金泥 / Gold Paint
金箔 / Gold Foil
礦物顏料 / Mineral Pigment
20 x 20 cm
2025
影子、星球、光皆真實的存在但在生活中卻虛幻的不可及,而眼前所能觸碰到的,植物、生物…等萬物是否為我們所見的樣貌,真實亦或虛幻,不得而知。在作畫的過程中我成了一位另類的拾荒者,將瑣碎的物件集結成一個個故事,完整了零星的片段。畫面中的植物及場域有些為真實的場景,有些則為自己打造的一片光景;有時我會想像自己成為一個光點在空間裡穿梭,有時又化為各種型態沉溺其中。我不斷的在浩瀚的宇宙中尋找著,可能是一件事、一片風景或一段時間。
陶瓷 / Ceramic
玻璃 / Glass
黃銅 / Brass
箔 / Foil
礦物色粉 / Pigment
35 x 25 x 25 cm
2025
〈來自花中〉以陶與黃銅為主要媒材而眼睛則以玻璃貼箔鑲嵌,表現生命在靜止中的存在感。鳥的形象不是為了飛翔而生,而是在某種微小、無聲的場域中緩緩凝結為一種生命的存在感。牠從花中浮現,不具敘事性與象徵性,是一種與空間、時間、物質共構的形體,單純存在卻深刻發聲。化妝土、礦物色粉與氧化劑的材質應用,使作品表面呈現出低飽和和近似風化的質地,帶出時間的肌理與一種自然生成的神聖感。陶與金屬的異材質並置,不製造張力而是回應生命中交融的柔韌與厚實。牠來自花中,生於花間,牠從陶土構築的秋海棠中緩緩甦醒,經由黃銅花朵的綻放,完成精神的昇華。
高知麻紙 / Kochi-Mashi
白金泥 / Platinum Paint
金泥 / Gold Paint
銀箔 / Silver Foil
金箔 / Gold Foil
礦物顏料 / Mineral Pigment
54 x 44 cm
2025
鹿角蕨,於逆境中昂然生長,在風雨之中綻放其特有的溫柔。附生於他物,卻不依附於命運;它以優雅的姿態,訴說著即便身處困境,也能不慌不忙,緩緩而行,在每一刻中尋得寧靜。在現代的喧囂裡,願我們如植物一般,以一顆平和的心,優雅且溫柔地前行。我於畫中灑落水滴與光點,將自己化作微光,在這片寧靜宇宙中遨遊。
樟木 / Comphor Wood
銅箔 / Copper Foil
胡粉 / Gofun
壓克力彩 / Acrylic paint
45 x 18 x 22 cm
2025
高知麻紙 / Kochi-Mashi
金泥 / Gold Paint
白金泥 / Platinum Paint
金箔 / Gold Foil
礦物顏料 / Mineral Pigment
20 x 20 cm
2025
影子、星球、光皆真實的存在但在生活中卻虛幻的不可及,而眼前所能觸碰到的,植物、生物…等萬物是否為我們所見的樣貌,真實亦或虛幻,不得而知。在作畫的過程中我成了一位另類的拾荒者,將瑣碎的物件集結成一個個故事,完整了零星的片段。畫面中的植物及場域有些為真實的場景,有些則為自己打造的一片光景;有時我會想像自己成為一個光點在空間裡穿梭,有時又化為各種型態沉溺其中。我不斷的在浩瀚的宇宙中尋找著,可能是一件事、一片風景或一段時間。
樟木 / Comphor Wood
銅箔 / Copper Foil
金箔 / Gold Foil
胡粉 / Gofun
壓克力彩 / Acrylic paint
42 x 11 x 23.5 cm
2025
稻穗、蘭花以及茶葉,是我在家鄉最常見到的作物與植栽,而當我在都市生活時,看見這些植物,會令我想起幼時在田野中漫步的景色,周圍時常伴隨著農閒時的水牛以及年久失修的老房子,而這件作品便是將這些我記憶中故鄉所擁有的景象結合並呈現。
陶瓷 / Ceramic
紅銅 / Copper
琺瑯 / Enamel
36 x 26 x 24.5 cm
2025
〈甦〉以紅面鼯鼠為原型,取其蜷伏姿態與尾巴環繞之動勢,形體如環,眼神抬起,具自我守護之張力。花由背部升起,以陶與紅銅琺瑯共構,亦花亦光,延展為身體內部能量的象徵出口,作品使用金屬釉處理表面,削弱動物原貌的自然感,轉化為具精神強度的內在結構,眼珠也以紅銅燒製琺瑯而成,成為凝視焦點與情感發光點。尾巴成為保護與定位的環,花則是身體甦生的訊號,從身軀像上盤旋生長,這是一件選擇靜止、內轉並容納新光的存在體。選擇紅面鼯鼠這一個物種,極具深意,牠本以滑翔的著稱,卻在此作品選擇不飛、不逃、不伸屈的狀態。這讓他的精神性完全轉向內部,不是速度的象徵,而是能量的容器,從背部長出的花,是牠內部意識的延展,是體內世界的一部分正在外化生長。